爐具網訊:開展清潔取暖是改進粗放取暖方式、改善大氣環境、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的關鍵舉措,也是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創造農牧民高品質生活的重要內容。今年3月15日,依托青海電力交易平臺,首次開展了清潔取暖谷段市場化交易,青海電網代理3家清潔取暖用戶與40家新能源企業共成交谷段電量716.9萬千瓦時。此舉既利好蓄熱式電鍋爐取暖在青海的發展,也促進了省內新能源發電利用率的提升,實現了多方共贏。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近年來,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原則,不斷提升供電服務水平,加大電網建設投資力度,在清潔取暖、綜合用能、綠色消納等方面持續發力,助力一江清水向東流。截至2021年5月底,三江源地區共計推廣安裝電鍋爐38萬千瓦,“煤改電”清潔取暖面積416萬平方米,惠及采暖用戶約13萬人,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1萬噸。
據國網青海電力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自全省開展清潔取暖工作以來,該公司累計投資9.98億元,開展清潔取暖配套電網改造建設工作,共完成62項配套電網工程建設任務,全省累計已實施改造面積約395萬平方米,保障全省清潔取暖用電14.9億千瓦時,相當于在居民冬季取暖領域減少散燒煤18.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9.5萬噸。
開展清潔取暖是改進粗放取暖方式、改善大氣環境、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的關鍵舉措,也是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創造農牧民高品質生活的重要內容。
地處黃河源頭第一縣的瑪多縣,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年均溫度在零下4攝氏度左右,每年取暖期長達11個月。2017年以來,省政府與國家電網公司聯合推進三江源清潔取暖建設工作,在瑪多縣試點建設全國首個高寒、高海拔清潔能源供暖示范項目,推動瑪多縣城實現了清潔取暖全覆蓋,成為領跑三江源清潔取暖樣本工程和扶貧創新示范工程。
借鑒瑪多縣清潔取暖示范的成功經驗,三江源地區16個縣清潔取暖電能替代工作全面推開,綠色、智能、舒適、安全的采暖方式,越來越多地受到百姓和企業的歡迎。截至2021年5月底,三江源地區共計推廣安裝電鍋爐38萬千瓦,“煤改電”取暖面積416萬平方米,惠及采暖用戶約13萬人,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1萬噸。
為推動綠色能源消費,國網青海電力積極探索綜合能源服務在三江源地區的應用場景,在瑪多縣花石峽鎮藏文中心寄宿制小學試點建設了基于全清潔能源方式的熱電聯供綜合能源示范工程,通過集光伏光熱、槽式集熱、管式集熱、低溫相變儲熱、儲電為一體的方式,實現偏遠地區熱、電、儲各級能源協同貫通、智慧控制,讓校園用能更智慧、高效。這一項目的示范應用引領了用能方式的變革,也滿足了保護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需求,在2020年“一帶一路”中國·青海清潔能源發展論壇中得到專家普遍認可。
省政府將清潔取暖項目納入美麗鄉村建設,國網青海電力按照整村推進為主、散戶改造為輔的原則,積極探索并推廣量子能鍋爐、太空能熱泵、電熱炕、電熱膜等多種清潔取暖方式。從煙熏火燎的土炕到干凈便捷的電熱炕、從煤煙低效的火爐到智能恒溫的電熱器,清潔取暖藍了天空、暖了民心,促進了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也推動了鄉村電氣化水平的提升。
國網青海電力在不斷創新清潔取暖技術應用的同時,嘗試以市場化手段拓展清潔能源惠民新模式。今年3月15日,依托青海電力交易平臺,首次開展了清潔取暖谷段市場化交易,青海電網代理3家清潔取暖用戶與40家新能源企業共成交谷段電量716.9萬千瓦時。此舉既利好蓄熱式電鍋爐取暖在青海的發展,也促進了省內新能源發電利用率的提升,實現了多方共贏。
“十四五”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氣污染防治的戰略部署,服務青海“一優兩高”戰略落地,國網青海電力已制訂“十四五”清潔取暖配套電網規劃,全面滿足三江源清潔取暖配電網建設需求。接下來,該公司將認真做好配套電網建設,持續延伸清潔取暖電能替代以及“供電+能效服務”的深度和廣度,讓更多三江源居民享受到電氣化成果。
原標題:清潔電力溫暖三江源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