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具網訊:“我們真的是電清潔取暖改造的受益者,無論是從經濟投入,溫度控制,還是空氣清潔和后期維護,都感覺很便利。電暖器的產品方給我們提供了10萬小時或10年的保障,在這期間我們是沒有費用支出的。”校長付忠明算了一筆賬,往年鍋爐采暖時,一冬要消耗燃煤360噸,加上人工費用和鍋爐、暖氣的老化維護費用,整個供暖季要花費25萬元左右。改為電采暖之后,預計花費18-20萬元,這還不算燃煤價格上浮的因素。
10月20日,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烏林鄉南崗子九年制學校里,4棟建筑圍簇的校園整潔寧靜,校車停放在操場邊側,食堂息了炊煙,操場東頭,一座630千萬的箱式變電站正在安靜的工作。變電站下面1.2米深的土層里,4條低壓電纜分別向教學樓、綜合樓、少年宮和食堂的5個控制器源源不斷地輸送電流,電流流入14個采集器后,被分配到全校315片鎳鉻合金電暖器上,形成了這所學校400余名師生整個冬季的供暖保障。
60平方米的教室里,3片電暖器上的數字顯示為5℃,疊加上午后陽光的溫度,室溫約莫20℃,學生們穿著秋裝上課。學校于2016年翻新重建,安裝了整潔的水暖暖氣,所以在孩子們看來,電暖器無非多了一個控制面板,其他方面并無區別。八年一班的遲老師在這里工作了十幾年,她感觸最深的是電清潔取暖后周圍環境的變化,“以前燃煤鍋爐取暖的時候,一到冬天校園空氣就特別差,鍋爐房的大煙囪從早到晚冒著煙,感覺哪里都是厚厚的一層灰。”
鍋爐房在操場的東南角,已經被粉刷一新,學校計劃購置一些室內體育器械,把這里變成學生們的活動室。鍋爐房自帶一個小院子,以前用來儲煤,現在地上還有殘留的煤灰渣。去年以前,一到冬季,這里就成了是總務主任劉寶福最頭疼的地方。“冬天我們最怕鍋爐出故障,有一次配件壞了,我凌晨4點開車去吉林市買配件,天都沒亮,就怕耽誤孩子們上課供暖。”最難的是放寒假,學生們退校了,但鍋爐不能停,停了,暖氣就會凍裂,浪費燃煤不說,低溫運轉的尺度也不好把握,有幾次天氣驟冷,劉寶福大年初一來搶修凍裂的暖氣。“現在鍋爐工也很難雇,必須持證上崗,年齡也不能太大,這樣的人在農村已經不多了。”
這些問題,都在今年得以解決。2021年,烏林鄉南崗子九年制學校被列入蛟河市電清潔取暖改造項目,4月完成項目設計,7月開始安裝施工,9月28日前,全校7768.67平方米供暖面積完成了改造驗收,10月18日正式啟動電清潔取暖。原來鍋爐房的儲煤、熱網、24小時不停火供暖等一系列工作,由一臺終端電腦和兩名老師取代。老師們只需要根據不同教室的用熱需求提前設置好溫度,定時查看是否有故障反饋,就可以保障全校師生的冬季采暖。“0點到早晨6點教室不需要給電,設置成最低溫度5℃,從6點到9點,學生和老師陸續進班,這時候給16℃,這兩天室外氣溫高,教室人多,我們設置成5℃就能保證室溫合適,下午4點到7點是晚自習,沒太陽了,暖氣溫度提高到16℃,學生下晚自習,暖氣回到5℃。”值班的王永東老師演示道。老師們還向之前改造過的學校取經,設計出節能的供熱辦法,把行為節能做到最大化。
校長付忠明算了一筆賬,往年鍋爐采暖時,一冬要消耗燃煤360噸,加上人工費用和鍋爐、暖氣的老化維護費用,整個供暖季要花費25萬元左右。改為電采暖之后,預計花費18-20萬元,這還不算燃煤價格上浮的因素。“我們真的是電清潔取暖改造的受益者,無論是從經濟投入,溫度控制,還是空氣清潔和后期維護,都感覺很便利。現在,只需要一臺電腦,兩位老師和一位管理員,就可以把溫度調控得很到位。電暖器的產品方給我們提供了10萬小時或10年的保障,在這期間我們是沒有費用支出的。”付忠明說。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青背九年制學校,因為改造面積更大,預計節約費用將更為可觀。責任老師會根據教室的南北朝向不同、光照不同分配溫度,行為節能,已成習慣。蛟河市學校后勤管理中心主任婁興新介紹,從2019年開始,蛟河市就積極申報了吉林省民生工程中的中小學校清潔供暖改造項目,先期改造了8所村小,效果非常好。今年,蛟河市成為2021年度電清潔取暖教育示范縣試點城市,共有5所九年制學校參與改造,改造總面積44152.42平方米,計劃總投資1612萬元。在經歷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內外網設計、兩輪專家評審和公開招標之后,7月8日,5所學校開始安裝施工,10月14日前,完成所有項目的驗收、調試和人員培訓,于10月18日啟動電清潔供暖,預計今年將節約取暖費20萬元左右。蛟河市學校后勤管理中心還通過建立《電取暖管理制度》、要求各校專人管理、建立分管領導微信群等舉措,保障電清潔取暖工作規范、安全、高效運行。
據了解,2014年,吉林省教育廳后勤管理中心開始探索推進清潔供暖工作,通過調研、對比分析后發現,中小學采暖具有間歇性、分區性的特點,采暖季每日有效取暖時間小于12小時(寄宿制學校除外),部分功能教室只需臨時供暖,學校在全年最冷月基本空置,中小學采用清潔能源取暖具有相對優勢。2017年,中小學清潔取暖被列為吉林省政府民生實事、脫貧攻堅工作。2017-2019年期間,吉林省級財政投入1.17億元專項教育補助資金,用于貧困縣、少數民族縣、邊境縣及50人以上火爐取暖的學校的電清潔取暖改造,改造取暖面積39萬余平方米,社會反響良好,各方滿意度達到90%。2018年,長春市級財政投入近2億元支持長春地區教育系統清潔供暖改造。2021年,項目被列為吉林省政府民生實事和鄉村振興工作、省政府重點工作目標責任工作,后勤管理中心籌措資金6000萬元,按50%比例實行獎補,本級政府自籌50%,項目總投資規模約1.2億元,推進7個縣市約30萬平方米取暖面積“煤改電”工作,目前均已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吉林省中小學電清潔取暖面積約592萬㎡,占比25.82%;生物質鍋爐取暖面積約64萬㎡,占比2.79%,合計清潔取暖面積656平方米,清潔取暖比例達到28.61%,除去集中供熱取暖面積,全省中小學清潔供暖比例達到73%。接下來,后勤管理中心將進一步協調各相關職能部門,著力解決集中供熱個別學校溫度不達標、電采暖個別學校溫度不達標、小規模農村學校“煤改電”成本過高等問題,繼續規范全省中小學取暖管理工作,繼續推進中小學清潔取暖工作并完善相關配套工作措施,為實現“雙碳”目標做出貢獻。
原標題:民生吉林 | 鄉村小學用上電清潔取暖 溫暖與藍天同在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