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具網訊:短期來看,在城鎮集中供暖區優先選擇工業余熱、熱電聯產、地熱等方式;農村地區要因地制宜,盡量采用分布式采暖,并探索潔凈煤爐具,鼓勵生物質供暖、分散式生物質成型燃料+專用環保爐具、“太陽能+”、水源熱泵等多種方式。長期來看,應將清潔的可再生能源電力供熱作為主要的熱源。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2021年前三季度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提出,積極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嚴控高能耗、高排放和過剩產能項目。
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下,我國強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優化能源利用結構,推動農村清潔取暖,能源消費方式更加趨近于清潔化、多元化。進入“十四五”時期以來,煤炭消費質量和效益得到了優化,更加清潔的能源也在逐步替代煤炭。
清潔取暖向著縱深推進
進入冬季,取暖方式深刻影響著大氣質量。當前,我國持續構建散煤治理長效機制,將清潔取暖向著縱深推進。
9月,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的《重點區域 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征求意見稿)》提出,按照“以氣定改、以供定需,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則,在保證溫暖過冬的前提下,集中資源以區縣或鄉鎮為單元成片推進清潔取暖。
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采暖季前,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分別完成散煤替代2萬戶、79萬戶、81萬戶、165萬戶、5萬戶、35萬戶。
各地對于今年清潔取暖工作也設定了具體目標任務。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北京市2021年能源工作要點》提出,本市將于年內完成密云區、平谷區及延慶區冬奧沿線42個村約1.8萬戶“煤改電”工程。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專場發布會則提出,今年全省計劃實施91.74萬戶清潔取暖改造,目前11個市已全部開工。近期,山東省級財政籌集資金12.82億元,大力支持完成年度冬季清潔取暖改造任務,著力構建綠色、節約、高效的清潔供暖體系,今年山東省將完成農村地區新增200萬戶改造任務。
對于清潔取暖方式,各地因地制宜利用各類清潔能源替代散煤,推動清潔取暖覆蓋面的擴大。
寧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提出,實施清潔取暖改造工程,建設太陽山開發區、中寧縣、平羅縣前進農場等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項目,推動65蒸噸/小時以上燃煤供熱鍋爐超低排放改造,開展農村散煤清潔化覆蓋。山東省生態環境委員會辦公室印發的《山東省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按照“先立后破”的原則,持續推進清潔取暖改造,擴大集中供熱范圍,因地制宜推行氣代煤、電代煤、熱代煤、集中生物質等清潔采暖方式,力爭2023年采暖季前實現平原地區清潔取暖全覆蓋。
對于清潔取暖方式,散煤治理研究課題組編寫的《中國散煤綜合治理研究報告2021》提出,短期來看,在城鎮集中供暖區優先選擇工業余熱、熱電聯產、地熱等方式;農村地區要因地制宜,盡量采用分布式采暖,并探索潔凈煤爐具,鼓勵生物質供暖、分散式生物質成型燃料+專用環保爐具、“太陽能+”、水源熱泵等多種方式。長期來看,應將清潔的可再生能源電力供熱作為主要的熱源。
煤電布局和裝機結構進一步優化
國家發展改革委于今年9月印發的《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提出,堅持節約優先、效率優先,嚴格能耗強度控制,倒逼轉方式、調結構,引導各地更加注重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煤電是主要耗煤行業之一。各地重視煤電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持續優化煤電布局和裝機結構,淘汰落后煤電機組,嚴控新增煤電裝機規模。
8月,山東省能源局將濟南、淄博、濰坊、濱州市關停驗收燃煤機組進行公示。此次共計關停24臺燃煤機組,機組容量達到34.5萬千瓦。浙江省發展改革委、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的《浙江省空氣質量改善“十四五”規劃》提出,研究推動30萬千瓦級燃煤發電機組關停退出或作為應急備用和調峰機組。《內蒙古自治區煤電節能降耗及靈活性改造行動計劃(2021~2023年)》則提出,到2023年,全區淘汰煤電落后產能95.35萬千瓦。
此外,各地加快推動煤電機組節能改造和清潔能源替代,根據自身實際提出了階段性任務目標。
山東省生態環境委員會辦公室印發的《山東省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嚴格治理設施運行監管,燃煤機組、鍋爐、鋼鐵企業污染排放穩定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繼續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生物質發電電價支持政策。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印發的《內蒙古自治區煤電節能降耗及靈活性改造行動計劃(2021~2023年)》則提出,到2023年,全區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00克標準煤/千瓦時(以下簡稱克/千瓦時);改造現役燃煤發電機組1200萬千瓦左右,現役燃煤發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達到313克/千瓦時左右。
國網能源研究院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政策和環境研究室主任閆曉卿認為,從規模上看,2020年底全國煤電裝機10.8億千瓦,而且40%以上煤電機組投產年限在10年以內,正處于“青壯年”期,可以通過延壽和CCUS改造在“雙碳”目標推進中發揮重要作用。
展望未來煤電產業發展態勢,閆曉卿表示,“十四五”期間,從電力系統運行的實際情況看,煤電發展不能“急剎車”,無論是裝機和電量仍有一定的增長空間,新增煤電要在區域負荷高峰的電力平衡和應急保障中發揮好作用。與此同時,做好煤電發電總量控制,預計煤電發電量會先于煤電裝機達峰。
閆曉卿補充,無論現在還是過去,我國煤電機組都是安全保供的基石,還承擔著調峰調頻的重要作用,支撐了新能源利用率逐年提升,但其巨大的容量效益沒有通過市場機制予以合理補償。未來要持續完善形成更加靈活合理的電價機制。“十四五”期間,應按照“誰調峰、誰受益,誰改造、誰獲利”的原則,提高煤電機組參與輔助服務市場、靈活性改造的積極性,紓解成本疏導難題,提升煤電可持續經營和發展能力。
原標題:我國能源消費方式趨于清潔化、多元化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