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具網訊:“我們村是今年8月底通的天然氣,是壽光市第一個通氣點火的村,現在村民們使用天然氣做飯、燒水非常方便,今年村民們的供暖將像城里人一樣用上了管道天然氣,我們村除了不在村里住的村民全部安裝了燃氣爐,安裝率達到99%以上,使用天然氣清潔取暖干凈整潔,老百姓很滿意。”近日,在壽光市羊口鎮楊莊村,該村村支書楊帆說。
冬季清潔取暖工作一頭連著藍天白云,一頭連著百姓冷暖,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今年以來,山東省濰坊市住建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成功申報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因地制宜,科學謀劃,扎實推進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建設,保障濰坊市冬季清潔取暖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今年,全市計劃完成農村清潔取暖建設20萬戶,9月底前已經全面完成項目施工,10月底前完成竣工驗收。截至9月20日,實際完成改造20.9萬戶,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據悉,濰坊市的清潔取暖補貼政策由中央、市、縣(按照9:6:14比例分擔)三級財政資金,按標準對清潔取暖改造和運行費用給予補貼,不足部分由相關企業、改造戶或其他途徑合理承擔。市級以上資金采取先預撥后清算的方式撥付。市、縣兩級補助資金,由市、縣兩級根據改造投入和運營支出情況,按照3:7比例分擔。對集中供暖向農村地區延伸的,配套費按照每戶不高于3900元的標準進行補貼。供暖管網敷設至入戶端口,戶內供暖設施由用戶或其他途徑合理配套。用戶按照有關規定繳納取暖費,對集中供暖向農村地區延伸改造戶,采暖期采用集中供暖方式供暖的,按照每戶每年1000元的標準補貼,補貼時間為3年。“氣代煤”改造用戶采暖期不執行階梯氣價,按照居民第一檔階梯氣價結算氣費。采暖期每戶超出基礎生活用氣量部分,按照1.5元/立方米的標準補貼給用戶,每戶每年最高補貼1000元。用氣補貼不足1000元的據實補貼,不跨年結轉,補貼時間為3年。
濰坊市對集中供熱管網和燃氣管網均無法覆蓋的區域,因地制宜實施空氣源熱泵、空氣源熱風機、蓄熱式電暖氣等電代煤工程。供電公司負責對戶表及以上配套電網設施進行建設改造;電采暖設備生產銷售單位負責設備安裝(含表后線路改造)和后續運行維護。對戶內采用電代煤改造(含表后線路改造)的用戶,按照每戶不高于4000元的標準進行補貼。采暖期用電按照居民階梯電價第一檔電價標準執行,推行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居民用戶自愿選擇。采暖期除基礎生活用電量外,按照0.2元/千瓦時的標準補貼給用戶,每戶每年最高補貼1000元。用電補貼不足1000元的據實補貼,不跨年結轉,補貼時間為3年。
鏡頭一:全力打好“四副牌” 做實做好暖心工程
“太方便了,主要是干凈、安全、方便,我家通上了天然氣以后再也不用拉著三四個液化氣罐,跑40多里地去灌裝液化氣了。我也給家里父母住的房子通上了燃氣,安裝上了天然氣采暖爐,老人使用起來特別方便,沒想到農村也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10月14日中午,壽光市羊口鎮楊莊村村民楊艷青說。楊艷青說,前幾天降溫,村民們打開了燃氣采暖爐,一會兒房子里就暖和了。楊艷青正在家里用天然氣做飯時,魯洋燃氣公司的兩名工作人員王旭東和劉楊來到她家里,對她家的燃氣管道連接處是否漏氣進行了測試,并向楊艷青普及了燃氣安全使用知識。隨后,魯洋燃氣公司的七名工作人員對該村的燃氣設施進行了安全檢查,確保村民今冬能安全、順利地用上燃氣。
據悉,為配合村民們的作息時間,魯洋燃氣公司的工作人員主要在深夜和凌晨工作,加班加點地趕工期,提前10天讓村民們用上管道天然氣,成為壽光第一個完成清潔取暖的村。
據悉,壽光市按照濰坊市總體部署,率先行動、主動擔當,全力打好決策、機制、施工、質量“四副牌”,高效有序推進20177戶農村清潔取暖改造任務,8月20日前已經全部完成施工。全力打好“決策牌”。將清潔取暖作為“一把手”工程,納入全市“102050”重點攻堅清單,完善制定了《壽光市2021年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實施方案》,從5個方面精準研判,確保了這項民生工程站位高、決策實。全力打好“機制牌”。建立完善了三級推進機制,確保這項民生工程抓得緊、推進快。全力打好“施工牌”。創新打造清潔取暖改造安全施工“五支隊伍”,從燃氣企業安全管理到監理、施工、安全督導確保安全施工。全力打好“質量牌”。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通過公開招投標聘請了清潔取暖第三方服務公司,全面提升清潔取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確保了清潔取暖科學合理、路線可行、工程過硬、運行良好、群眾滿意。
鏡頭二:拿出“真金白銀” 讓群眾暖身又暖心
“我家以前靠燒煤取暖,臟還不安全,擔心煤氣中毒,晚上封了爐子經常滅火,但下半夜就又冷了。”近日,在楊家埠旅游開發區后樓村,該村村民李先生說。記者看到,該村目前已全部完成安裝、試壓,正在進行驗收前細節整理等準備工作,確保早日送氣使用。
在寒亭區,清潔取暖項目工作人員正在給村民安裝燃氣采暖爐。
據悉,楊家埠旅游開發區后樓村共82戶,常住戶76戶,按照整村推進原則,在征求群眾改造意愿,并充分利用已有供暖設施的基礎上,實際改造72戶,改造率達到95%。9月24日,記者從寒亭住建局了解到,今年以來,為保障群眾溫暖過冬,寒亭區拿出“真金白銀”,全力加快工程實施,今年計劃開工的16268戶改造任務全部提前完成,完工率100%。為滿足用氣需求,寒亭區建有4個儲備調峰站,調峰能力日達66萬方,有效保障群眾用氣需求。村民們安裝的生物質壁爐,可滿足100平方米面積的供暖需求。
鏡頭三:給老百姓算經濟賬打環境牌 讓百姓得實惠
近日,在高密市醴泉街道鮑家莊村,村民劉仁川看著新安裝的天然氣設備,心里別提多高興了。他介紹到,他自己只承擔2000多元安裝費用,其他費用全由各級財政資金補貼,并連續三年每年還有1000元的燃氣補貼,經濟賬劃算不說,還告別了冬日燃煤取暖做飯的日子。醴泉街道鮑家莊村村民劉仁川告訴記者,安上天然氣之后,冬天不用生爐子了,安全、衛生、環保,室內溫度還是恒溫,是一件大好事。在不到100戶的鮑家莊,像劉仁川這樣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煤改氣”的人家就有74家。醴泉街道建房辦主任劉海燕說:“我們大力宣傳清潔取暖的重要意義,普及清潔取暖知識,逐村逐戶建立臺賬,改變傳統用煤取暖方式,讓老百姓得到實惠。”
今年,高密市計劃完成城區清潔取暖改造10萬平方米,完成農村冬季清潔取暖改造任務15733戶,切實保障群眾溫暖過冬。據悉,高密市聘請專家成立4個清潔取暖嵌入督導組,沉入鎮、村實地督導清潔取暖工程質量安全情況、工程進展情況,確保按時完成清潔取暖任務。
據悉,濰坊市住建局結合實際,科學謀劃實施方案,建立督導調度制度,確保農村清潔取暖項目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堅持因地制宜,按照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的原則,科學選擇清潔取暖改造方式,“以供定改、先立后破”,宜氣則氣、宜電則電,整村推進、整片提升。根據農村清潔取暖特點,確定“氣代煤”約17萬戶、“電代煤”約2.7萬戶,其余為集中供暖方式,同時強化安全管理,嚴格落實“雙安全員”制度,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措施。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對項目全過程提供技術支撐,輔助做好方案制定、項目管理、考核驗收等工作,實行責任終身追究制度,確保清潔取暖設施設備質量安全和運行安全,努力讓群眾用得上、用得好,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原標題:濰坊清潔取暖“充值成功”,溫暖版藍天白云今冬“到貨”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