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具網訊:據《農民日報》報道,我國目前生物質清潔取暖已經初見成效,形成了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供熱、生物質成型燃料+專用鍋爐集中供暖供熱、生物質成型燃料+清潔爐具分散炊事取暖三種主要模式的清潔供暖路徑,并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北等地進行了大規模推廣。
在當前發展綠色低碳經濟背景下,生物質能作為“零碳能源”,迎來了各方關注。根據《2020中國生物質發電產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在農林生物質發電方面,2020年,我國農林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217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1330萬千瓦;農林生物質發電新增并網項目70個;累計發電量約為510億千瓦時,發展前景持續向好。
據檢測,生物質集中供熱工程環保監測指標低于《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與燃煤相比,二氧化硫排放減少90%以上,二氧化碳實現了零排放。生物質清潔取暖運行成本低于電采暖與天然氣采暖。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楊旭東表示,為實現降碳目標,在持續推進現有生物質清潔取暖的基礎上,應進一步探索農村低碳發展路徑。在煤改電、煤改氣帶動下,農村能源結構和用能方式逐漸轉型,實現農村低碳發展的關鍵在于能源結構的低碳化。“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可大幅降低污染物與溫室氣體排放,帶來環境、氣候與健康協同效益。未來,農村需建設分布式清潔能源體系及應用形態。”
在全球碳中和大背景下,在農村地區推廣生物質清潔取暖,預期減排十分顯著,并且擁有較強的經濟適應性,有助于推動我國農村地區節能減排與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原標題:農村能源低碳轉型箭在弦上,農村生物質清潔取暖有望大規模推廣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