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形勢下,生物質能作為零碳新能源在清潔供熱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仡?023年,從國家到地方各種支持生物質供熱發展的政策接踵而至;從清潔取暖項目到市場需求生物質清潔供熱產品銷量穩中有升;從生物質燃料到生物質取暖設備,生物質供熱逐漸形成產業鏈發展模式,生物質供熱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風口。
1、生物質成型燃料將制定國標
2023年11月30日,國務院印發《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計劃》中明確規定將“研究制定生物質成型燃料產品質量等強制性國家標準。”
在生物質供熱的實際應用中,結焦與清灰成為生物質供熱中的難點與痛點,這與生物質燃料的灰分、水分等技術指標密切相關。燃料標準的強制執行將為生物質供熱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北京首次明確對生物質供熱發展的支持
2023年10月12日,北京十部門聯合出臺《全面推進新能源供熱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立足本市生物質資源稟賦,在充分滿足生態環境效應的生物質能供熱技術,依法建設農林生物質供熱項目。”
作為大氣污染防治啟動最早、環保要求最嚴格、政策形勢最敏感和前沿的地區,此次北京鼓勵推動生物質供熱對整個行業來說意義重大。除了北京的明確支持外,各省份出臺的《碳達峰綜合實施方案》,均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對生物質供熱的支持和鼓勵。
3、生物質小型鍋爐市場整治力度加大
近幾年,生物質中小型鍋爐在居民取暖、大棚種植、養殖、食品烘干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然而個別不法企業利用“國家明確將水位水容積超過30L、額定工作壓力超過0.1MPa的鍋爐納入特種設備監督管理范圍”的規定,人為虛標參數,例如把50L的容積標注為29L,以逃避監管,逃避檢驗,不但存在嚴重安全隱患,而且嚴重擾亂市場,對中小型鍋爐行業健康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
2023年5月,國家市場監管局重拳出擊,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違法生產使用小型鍋爐案件查處行動”,凈化了不規范的市場亂象,也導致了生物質蒸汽發生器市場“僧多粥少”現象發生,市場供不應求。
4、生物質熱風爐烘干市場需求凸顯
2023年從國家到地方“加快糧食產地烘干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與方案相繼出臺。如安徽省將支持建設糧食烘干中心180個,總數達到558個;山西省力爭2025年底糧食烘干能力達到40%,完成一批老舊烘干設施設備更新換代與清潔能源改造;黑龍江綏化市擬對全市469家企業481臺糧食烘干燃煤設施進行改造。從2023-2030年,糧食烘干散煤清潔能源替代將逐漸完成。
在產糧區,糧食作物的副產品如秸稈、稻殼等生物質燃料資源非常豐富,因此烘干糧食選用生物質熱風爐成本最低,成為用戶的首選,在糧食烘干領域,生物質熱風爐發展形勢良好。
5、非重點地區生物質爐具市場前景看好
在2023年,從清潔取暖項目推進來看,非重點地區尤其是東北西北地區,生物質炊事采暖爐呈增長趨勢,如吉省生物質炊事采暖灶臺采購超過10萬臺。
受多種條件制約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在東北和西北地區,有80%以上的農戶依然保持著燒薪柴取暖炊事的習慣。因此生物質爐具制造企業在技術上不斷創新,研發了適合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的清潔爐具,不但可以燒生物質燃料也可燃燒薪柴、玉米芯等,最大程度滿足用戶的需求,讓用戶取暖更潔凈更節省。未來非重點地區的清取暖項目采購,生物質爐具的數量有望增加。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