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沈陽市2016年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方案的通知
沈政辦發〔2016〕65號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沈陽市2016年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沈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5月31日
(此件公開發布)
沈陽市2016年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方案
為加快我市的生態文明建設,有效控制煤炭消耗總量、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提升大氣環境質量,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環保部、能源局等3部門《關于印發〈加強大氣污染治理重點城市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發改環資〔2015〕1015號)、《沈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2016年沈陽市抗霾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沈政發〔2016〕13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則
一是削減煤炭總量與促進轉型升級相統一。二是削減燃煤存量與嚴控燃煤增量相結合。三是提高能源效率與優化能源結構相促進。四是強化執法管理與實施政策引導相協調。
二、年度控制目標
全市2016年全口徑煤炭消耗量在2015年3500萬噸基礎上,凈削減100萬噸以上。
三、控制的重點領域
(一)實施煤炭消耗減量置換,嚴格控制煤炭消耗增量。
1.新建項目要嚴格實行煤炭減量置換。全市除大型熱源廠外,不再新上消耗燃煤項目。必須消耗燃煤的新上項目,所在區、縣(市)政府要制定燃煤消費等量替換方案,報送市發展改革委審定。(責任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2.對未批先建項目依法強制拆除,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對企業吊銷營業執照。(責任部門:市執法局、工商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二)推動重點節煤工程,大力削減煤炭消耗存量。
1.拆除小型居民燃煤供暖鍋爐。拆除我市358臺10噸以下燃煤供暖鍋爐,預計實現減少燃煤約20萬噸。(責任部門:市房產局,相關區、縣(市)人民政府)
2.拆除小型工業、商業燃煤鍋爐。拆除我市994臺10噸以下工業及第三產業燃煤鍋爐,預計實現減少燃煤約60萬噸。(責任部門:市環保局,相關區、縣(市)人民政府)
3.實施法庫經濟開發區園區煤制氣替代工程。淘汰園區內53臺兩段式煤氣發生爐,引入沈陽科達潔能燃氣有限公司的煤制氣替代,預計實現減少燃煤12萬噸。(責任部門:法庫縣人民政府)
4.減少農村散煤使用。積極推動農村能源一體化建設,通過推廣秸稈焚燒發電、秸稈氣化、沼氣、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工程,預計實現農村散煤消耗削減20萬噸。(責任部門:相關區、縣(市)人民政府,市農經委、建委、發展改革委)
5.嚴格執行煤炭銷售標準,禁止銷售和使用灰分高于16%、硫分高于0.8%、發熱量小于4000卡/克的散煤,相關主管部門定期進行抽檢。原煤入洗率達90%。建立煤炭統一銷售的管理體系,禁止煤炭分散銷售。對違規銷售和使用散煤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處罰,情節嚴重的依法吊銷營業執照。(責任部門:市質監局、環保局、執法局、工商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控制燃煤總量的重要性、艱巨性和緊迫性,認識到控制燃煤消耗總量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的重要抓手,是改善空氣質量、推動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保障。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科學規劃,明確任務,制定措施,細化責任,加強督查,確保取得顯著成效。(責任部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
(二)強化目標考核,責任落實到人。各區、縣(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要將燃煤消耗控制任務納入本地區政府工作報告,并將完成情況作為各地區政府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對未完成年度目標的地區給予通報批評,上年度未完成的減量目標繼續計入下年度進行考核;對責任人實行約談、調離、免職問責處理。(責任部門:市政府辦公廳、發展改革委、監察局)
(三)加大政策支持,增加財政投入。加大對煤改氣、煤改電、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拆除小型燃煤鍋爐、垃圾焚燒、秸稈氣化、沼氣、生物質成型燃料、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工程投入,支持燃煤替代技術及節能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項目建設。積極向省相關部門爭取直供電政策。(責任部門:市財政局、發展改革委、農經委、建委)
(四)促進清潔能源供應市場化機制發展。逐步放開燃氣供應特許經營權,允許燃氣直供,促進市場競爭。(責任部門:市建委、發展改革委)
(五)對全市重點企業實施監測。加快實施煤炭消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對年耗能3000噸標煤以上的重點耗能企業實施煤炭消耗在線監測,定期公布各區、縣(市)和重點企業煤炭消耗控制工作落實情況。(責任部門:市發展改革委、質監局)
(六)進一步完善煤炭消耗統計體系。在現有煤炭消耗統計體系基礎上,逐步將規模以下工業、建筑業、醫院、學校等公共機構、其他單位及個人消耗煤炭情況納入統計體系,建立并完善全口徑煤炭消耗統計體系。(責任部門:市統計局)
(七)依法行政,加大執法力度。對高耗煤企業加大環保、能耗、質監等監督力度,引導企業主動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對違法企業按照法定程序依法處罰;加強生產要素調控,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制定相應扶持政策,支持企業轉型發展。(責任部門:市經濟和信息化委、環保局、質監局、公安局、執法局、發展改革委)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