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具網訊:為大力推進農業生態建設,促進鄉村振興,提升全縣農作物秸稈多源化利用水平,近日,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印發2022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指出,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途徑力爭不斷拓寬。2022年,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
推進秸稈能源化(燃料化)利用。積極發展秸稈發電原料、成型燃料、打捆直燃等生物質能源利用,鼓勵鄉村社區、公共機構等推廣打捆直燃集中式供熱。進一步提升農村清潔能源比例。
推進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推進農作物聯合收獲、撿拾打包、儲存運輸全程機械化,保障秸稈資源有效收儲利用。根據不同區域主要農作物秸稈產量、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特點等,按照合理半徑就近科學布局收儲場地。支持合作社、企業和社會組織等組建專業化秸稈收儲運銷機構,建立以需求為導向、企業為龍頭、合作社為骨干,政府推動、農戶參與、市場化運作、多種模式互為補充的秸稈收集儲運服務體系。支持秸稈收儲運運銷機構開展訂單收購,鼓勵開展田間收購。
2022年伊通滿族自治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
為大力推進農業生態建設,促進鄉村振興,提升全縣農作物秸稈(以下簡稱“秸稈”)多源化利用水平,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視察四平重要指示精神;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科學布局秸稈循環利用和轉化升值;以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實現鄉村振興為目標,加快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和基料化利用;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為抓手,強化政策支持、設施配套、示范引導、利益聯結和技術創新,統籌兼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發展。
二、年度目標
秸稈肥料化利用穩步提升,飼料化利用規模不斷擴大,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途徑力爭不斷拓寬。2022年,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
三、重點工作
以玉米秸稈利用為主體,以肥料化、飼料化利用為重點,進一步提高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水平,全面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
(一)推進秸稈肥料化利用。充分發揮全程農機化示范區作用,堅持以保護黑土地為主導,大力推廣深翻技術和保護性耕作技術,提高秸稈肥料化利用率。(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二)推進秸稈飼料化利用。以“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為載體,快速提升秸稈飼料化利用能力,加快秸稈青(黃)貯、顆粒、膨化、微貯等技術推廣應用,推進生物菌劑、酶制劑、飼料加工等應用,促進秸稈飼料轉化增值,提升秸稈在種養循環中的紐帶作用,壯大秸稈養畜產業。(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三)推進秸稈能源化(燃料化)利用。積極發展秸稈發電原料、成型燃料、打捆直燃等生物質能源利用,鼓勵鄉村社區、公共機構等推廣打捆直燃集中式供熱。進一步提升農村清潔能源比例。(責任單位:縣發改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四)推進秸稈基料化利用。依托食用菌產業發展優勢,積極推廣玉米秸稈食用菌,充分利用優惠政策和省級棚室補助項目的扶持,鼓勵廣大菌農擴大蘑菇基料化生產規模,加速推進玉米秸稈的轉化和再利用。(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五)推進秸稈原料化利用。支持人造板材、符合材料等產品發展,積極探索秸稈原料化利用新途徑,以我縣安基秸稈廠為主,生產秸稈建筑板材等。(責任單位:縣發改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六)推進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推進農作物聯合收獲、撿拾打包、儲存運輸全程機械化,保障秸稈資源有效收儲利用。根據不同區域主要農作物秸稈產量、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特點等,按照合理半徑就近科學布局收儲場地。支持合作社、企業和社會組織等組建專業化秸稈收儲運銷機構,建立以需求為導向、企業為龍頭、合作社為骨干,政府推動、農戶參與、市場化運作、多種模式互為補充的秸稈收集儲運服務體系。支持秸稈收儲運運銷機構開展訂單收購,鼓勵開展田間收購。(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七)加強秸稈資源臺賬建設。農業農村局安排專人負責秸稈資源臺賬建設工作。根據農業農村部臺賬填報有關要求,規范調查方案和操作流程,認真開展數據采集、填報、匯總和上報等工作,在要求時限內通過“農作物秸稈資源臺賬系統”完成秸稈產生與利用數據報送,確保臺賬數據真實、準確。(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進一步明確和強化各部門的主體責任,進一步突出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等秸稈綜合利用的主體地位,進一步發揮全社會參與的積極性。明確有關部門職責和要求,建立由農業農村部門負責協調牽頭,發改、環保、財政、住建、工信、自然資源等部門參加的聯席機構。農業農村部門負責指導、協調、服務,負責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利用;發改部門負責向上爭取國家和省項目資金,負責能源化、原料化利用;財政、環保、住建、工信等部門負責向上爭取國家和省項目資金;自然資源部門負責秸稈收儲網點用地;交通部門負責運輸秸稈車輛比照鮮活農產品運輸享受“綠色通道”政策;電力部門負責將秸稈收儲和加工企業的用電享受農產品加工電價,減免秸稈企業用電增容配套費用政策。
(二)科學規劃布局。農業農村局制定實施方案、秸稈綜合利用規劃。要統籌資源,科學布局,錯位競爭,形成特色。要目標明確、途徑明晰、布局合理、措施有力。
(三)加大政策扶持。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向省、國家爭取政策支持和項目資金,要積極加大對秸稈轉化利用優勢項目和產業的支持力度。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秸稈綜合利用。
(四)加強宣傳培訓。充分發揮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廣泛宣傳秸稈綜合利用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推廣成熟實用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推動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和廣大農民積極參與秸稈綜合利用工作。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