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該意見圍繞我國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六保六穩”工作,對2020年能源行業重點工作任務進行了逐一明確。其中,涉及到生物質能的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生物質清潔供熱。新增清潔取暖面積15億平方米左右,穩妥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因地制宜選擇清潔供暖技術路線,支持發展背壓式熱電聯產供暖,積極推動風電、地熱能、生物質能技術應用。研究完善清潔取暖支持政策,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生物液體燃料。健全燃料乙醇政策體系,穩妥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車用乙醇汽油推廣使用。
生物天然氣。啟動生物天然氣項目建設,研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發展。
近幾年,生物質清潔供熱在飽受爭議中不斷負重前行,雖然道路曲折,發展不盡人意,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各級政府和全社會已經意識到,當前在所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質能的供熱成本是最接近燃煤供熱成本的,某些地區甚至比燃煤取暖更經濟。至于環保排放,只要地方政府對生物質燃料和爐具質量加強監管,難道它比散煤對環境的危害更大?筆者不否認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但在排放科學、合理、可控的前提下,農村清潔取暖工程的經濟性、可持續性和實操性可能更為重要。建議各級環保部門摘掉“有色眼鏡”,給予生物質能清潔供熱合法身份,使其與煤改電、煤改氣享受同等支持政策。針對農村清潔取暖的各類應用場景,在同等政策下,哪種清潔取暖方案最合適,讓老百姓和市場去選擇。
由于生物質能為多元化、多屬性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它的環境和社會效益要遠大于經濟效益,其高效協同發展的必要性重要性緊迫性以及對國家支持政策的依賴性要遠高于其它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行業管理職能過于分散,已經嚴重影響到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更談不上高質量發展。建議高層領導根據生物質能高質量發展需要并結合產業自身特點,將目前行業碎片化的管理職能歸并到一個行業主管部門進行管理。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