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匠精神”首登政府工作報告,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工匠精神”,柳店爐業是如何堅守的?
總理為何要提工匠精神?因為這是中國制造的差距。每日經濟新聞曾經的一篇報道《不是總理說出來,我還不知道中國竟然連圓珠筆的頭都生產不了!》中提到:去年,李克強總理在參加一個有關鋼鐵煤炭行業產能過剩的座談會時,他舉例說,中國至今不能生產模具鋼,比如圓珠筆的“圓珠”都需要進口。
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復的工作者,其實工匠有著更深遠的意思。它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
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據統計,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么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秘訣是什么呢?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從柳店爐業的發展中一窺究竟。這家擁有28年歷史的山東企業,雖然不是一個“爛大街”的牌子,但是在山東采暖爐·數控鍋爐研發和生產領域卻是首屈一指的領導者,柳店爐業在全國大多數省份擁有眾多經銷商。這家百分之百由家族擁有的企業,擁有長期的戰略,他們不會純粹追求利潤,也不擅長資本運作,在他們看來,把員工及其忠誠、技術、生產工藝都保留在企業內,是對用戶最大的承諾,也是對“制造”本身最大的尊重與堅守。
柳店爐業一直把質量視為企業的生命線,將質量貫穿在各個壽命周期。柳店爐業的工匠們會嚴格把控各個零件的選材,嚴格把關產品質量檢測。工程師也會嚴格把關產品的設計,在他們的眼里,只有對制造的一絲不茍和完美追求,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也正是憑著這種凝神專一的工匠精神,柳店爐業在中國得到了千萬用戶的認可,成為山東省環保爐具產銷量最大、實力最強的企業,“柳店”品牌已家喻戶曉,更成為了高品質家用采暖爐代表。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