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能源局、吉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吉林省能源領域2030年前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指出,穩步推進生物質能綜合開發利用。鼓勵生物質能多元化發展,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熱則熱”的原則,鞏固并拓展生物質發電項目,依托各地現有供熱管網,積極推進生物質鍋爐直燃供熱。在條件允許的畜禽養殖企業周邊發展生物天然氣項目,推廣農村清潔能源利用。注重生物質能開發進度與原料保障能力的銜接,加大地方財政對農林廢棄物“收、儲、運”環節的支持力度。到2025年,全省生物質發電裝機達到120萬千瓦左右,實現生物質能源化利用率大幅提升。
在生產生活各個領域因地制宜有序推進經濟性好、節能降碳效益佳的電能替代措施。促進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分布式利用,在風電富余地區合理推廣蓄熱式電鍋爐,促進風電就地消納。優化電力資源配置。提高建筑終端電氣化水平,建設集光伏發電、儲能、直流配電、柔性用電為一體的“光儲直柔”建筑。持續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努力實現城鄉供電服務均等化,提升農村用能電氣化水平。有序推進散煤替代,逐步消減民用散煤用煤量。到2025年,重點區域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淘汰每小時35蒸噸及以下的燃煤鍋爐。2025年底前,全省65蒸噸/小時以上的燃煤鍋爐(含電力)實現超低排放,加快實現重點領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持續推進清潔供暖。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原則,因地制宜推進清潔供暖,減少民用散燒煤,持續推動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工作開展,提升城鄉居民用能水平。鼓勵因地制宜采用天然氣、清潔電力、地熱能、太陽能、核能等多種清潔供暖配合互補的方式,滿足不同場景取暖需求。抓住新能源跨越式發展的契機,積極通過市場化方式,引導電供暖負荷響應新能源出力特性,并為新能源增量項目創造更大的消納空間。
推進“綠電”產業示范園區建設。依托現有或規劃建設的產業園區,打造白城、松原、雙遼“綠電”產業示范園區,配置合理規模的風電、光伏發電、儲能等,降低園區內企業用電成本,吸引用電大戶企業落戶園區,增加園區用電量,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形成發電、供電、用電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充分發揮能源產業園區對經濟發展的拉動效應,著力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為促進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