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1日,由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主辦的生物質能源化利用相關標準研討會在河北廊坊新繹七修酒店召開。參加本次交流會的主要單位有:能源行業農村能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中國農業大學生物質能科學與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環境學院、河南農業大學、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駐華代表處、美國環境保護署室內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機構、歐洲生物質能協會和國內一些知名生物質爐具生產企業代表等,共計50多人。
首先,能源行業農村能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陳曉夫介紹了生物質爐具和小型鍋爐標準擬制、修訂和相關標準的影響因素;北京中研環能環保技術檢測中心主任楊明珍介紹了國內生物質爐具(鍋爐)性能和排放測試情況;華北電力大學副教授楊世關介紹了生物質成型燃料相關標準情況;歐洲生物質能協會John Mitchell博士介紹了歐洲生物質燃料及鍋爐方面的標準情況。
與會代表圍繞擬制、修訂的民用生物質爐具行業標準進行了研討,認為我國農村地區生物質爐具使用量大,能夠滿足農戶日常炊事和取暖需求,但受制于農村經濟條件限制,生物質爐具價格不能太高,爐具結構相對簡單,尾氣排放環節無法采取高性能的處理裝置,基本屬于低空排放,在燃燒工況控制不好的情況下會造成短時間的不達標排放,是治理中的一大難題,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基于現實,與會人員建議,排放指標可以用排放因子進行限定較為合理,過濾掉因點火、添加燃料時引起的短時間排放物超標所引起的誤判,可以更真實的反應整個燃燒過程中污染物平均排放情況。
另外,大家對一些省份生物質鍋爐氮氧化物排放指標與天然氣相同發表了個人看法。認為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現狀和大氣擴散條件不同,應該讓條件適宜的地區執行更嚴苛的標準。戶用生物質爐具與大型生物質鍋爐從燃燒特點、燃燒條件以及煙塵處理等環節都存在巨大差別,所以想要達到天然氣一樣的燃燒水平不太現實。生物質爐具氮氧化物排放指標多少更為合理,還需通過更多實驗進行驗證。
與會代表還針對擬制定的《戶用爐具在線測試方法及系統》和目前國內生物質燃料生產方面的標準體系建設等提出了很多合理建議,為今后標準的制、修訂提供了思路。
最后,河南農業大學原校長張百良教授進行了總結,他強調說:從長遠來看,生物質能是有發展前景的,盡管發展一波三折但前途無限。標準對于生產企業和管理部門都非常重要,要充分發揮標準的作用,用標準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氮氧化物排放指標要多做實驗,標準制訂時要以實際數據為依據,生物質原料的多樣性決定了原料生產很難統一和規范,很多問題值得深入研究。各管理部門、研究單位和生產企業要共同聯合起來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做出貢獻。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