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爐具網訊:農村能源是我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物質基礎。近期發布的中央1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在提及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工程時特別指出“發展農村生物質能源”。農業農村部2021年1號文件、《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緊隨其后,分別提出“建設200個秸稈綜合利用重 點縣”“增加農村清潔能源供應,推動農村發展生物質能”等要求。多份文件同時聚焦生物質能,特別是在“30·60”雙碳目標的框架下,作為“北方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的重要方式之一,農村生物質能發展迎來風口期。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同時每年產生大量秸稈,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任務十分艱巨。為解決秸稈消納難題,近年來,秸稈打捆直燃作為新技術在東北地區得到了快速發展,它對傳統燃煤鍋爐的替代空間有多大?技術發展水平和運營模式如何?能否在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時確保環保達標,進而成為清潔取暖技術路徑中的有力選擇?近日,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秘書長任彥波一行人員來到黑龍江海倫市,對海倫利民節能鍋爐制造有限公司的秸稈打捆直燃鍋爐實際運行效果及運營模式進行了現場調研。
秸稈打捆直接燒 費用比煤省一半
走進綏化職業技術教育中心鍋爐房內,一捆捆打成圓包的秸稈燃料通過機械上料進入爐膛,“吃”掉廢棄秸稈,釋放清潔熱源。“學校供暖面積是8.9萬平米,過去使用傳統燃煤鍋爐,溫度不易控制。按照700元/噸的平均煤價,一年用煤4000噸,光燃料費用就在280萬左右。”該供暖項目負責人稱,去年改用秸稈打捆直燃鍋爐,干凈方便不說,室溫還穩定,關鍵是省了不少錢,還為環保做了貢獻。“一個采暖季預計使用秸稈6500噸,每噸150元,折合燃料費用97.5萬元,比燒煤節約60%。”
在同樣使用秸稈打捆直燃鍋爐的齊齊哈爾市依安縣新發鄉富偉商貿公司,總經理袁建富同樣對改造后的效果贊不絕口。“原來我們烘干糧食1萬噸,燃煤成本在45萬元左右,現在改燒秸稈大包,成本在16萬元左右,節約了近30萬元的燃料費用,而且鍋爐來特別快,自動化程度也高,運行維護特別方便”。
“秸稈打捆直燃鍋爐具有原料適應性強、處理量大,運行成本低、取暖效果好,替代燃煤鍋爐經濟效益好,一次性補貼長期運營的優點,即使沒有政府補貼也可以實現市場化運營。”海倫市利民節能鍋爐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萬顯君表示。2019年以來,利民公司在黑龍江、遼寧多地推廣秸稈打捆直燃鍋爐40余臺,就東三省供熱用戶來說超過1000家,若全部采用解耦燃燒爐型,其市場潛力巨大。
鍋爐用上物聯網 配上貼心“大管家”
在新利鑫能源服務管理有限公司的能源管理中心,一個10多平方米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鍋爐上料情況、供熱狀態、供水溫度、回水溫度、供水壓力、爐膛溫度、排煙溫度、爐膛負壓、鍋爐運行時間、用料量、供熱量等數據。
據監控中心相關人員介紹,該平臺監控著66臺分布在各地的生物質鍋爐運行狀況,只要鍋爐啟動,鍋爐壓力、排煙溫度、供熱量等多個傳感器就會自動采集鍋爐實時運行的各類數據,并通過網絡實時傳輸到監控中心,運行數據一旦出現異常或者偏差,監控人員就能及時發現并提前告知用戶鍋爐的潛在危險,及時采取必要的操作處理,避免事故發生。
近年來,利民公司在探索鍋爐安全運行機制上積極創新,自主研發的鍋爐在線監測系統實現了鍋爐運行數據實時監控,相當于給每臺在用鍋爐配備了一個“私人管家”,以保障鍋爐處于最健康運行狀態,大大提高了鍋爐運行的穩定性和可考慮,讓客戶燒得放心、用得省心!
解耦燃燒技術 破解結焦難題
“撬動秸稈燃料的大規模應用,節能環保鍋爐是重中之重。”萬總表示。作為一家從事鍋爐生產的近三十年企業,利民公司始終堅持創新引領,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別如山教授共同開發了生物質解耦燃燒技術,并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具體而言,解耦燃燒技術采用捆燒+氣化再燃+鏈條爐排技術,將秸稈大包在爐內破包后,經過低溫燃燒、氣化燃燒、分級給氧、PLC遠程控制,實現高效燃燒。首先,生物質燃料在氣化室底部燃料層進行缺氧燃燒,生成熱解氣和半焦;然后,在負壓作用下,氣化室熱解產生的還原性氣體通過半焦層進入主燃燒室,并在生物質半焦層的催化作用下,使得還原性氣體CO、H2、CH4等與SOX經過復雜的反應,將NOX還原成無害的N、CO2和H2O,從而降低NOX排放濃度。通過低溫燃燒,分級給氧,使可燃氣體燃盡,解決了生物質燃料結焦難題,提高了燃燒效率。
相對傳統層燃鍋爐,秸稈打捆直燃解耦燃燒鍋爐熱效率高達86%,NOX排放減少40%-50%,排放濃度低于300mg/m3;煙塵排放減少50%,配合布袋除塵,煙塵排放濃度低于50mg/m3,林格曼黑度小于1。
據介紹,利民公司產品矩陣包括生物質散料 、壓塊差速循環流化床鍋爐(10t/h~130t/h)、生物質散燒雙爐排解耦燃燒鍋爐(20t/h~130t/h)、生物質捆燒氣化再燃鏈條鍋爐(6t/h~100t/h)、生物質顆粒氣化再燃鏈條鍋爐(0.5-20t/h)、智能常壓生物質顆粒壓塊鍋爐 (0.05-1t/h)、民用生物質鍋爐等十大系列產品,主要用于城鎮集中供熱、工業企業、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賓館洗浴、民用等。
圍繞產品做產業,依托產業促產品
圍繞產品做產業,依托產業促產品,才能形成互相依托、互相推動的良性循環。有了節能環保的鍋爐,還得有順暢的原料供應渠道,為此,早在2014年,利民公司就建起年產4 萬噸生物質燃料的加工廠,輻射、拉動了秸稈燃料化利用的途徑,使秸稈有了去處。
同時,利民公司采取“田間成型、就地存放、分期拉運、不誤農時”的辦法,首先是收,與打包機械擁有者和農機合作社簽訂合同,利用打包收集有效的時間(為糧食收貨后20天),集中機械按計劃組織入場收集;其次是儲,合作社將秸稈打包集中存放備用,或就地存放,分期分期分批拉運離田,實現秸稈的收儲并當季消納;最后是運,除了用能企業自己打包收集之外,其余則由專業合作社進行打包后賣給到用能企業。最后由用能企業來協調管理,對采暖農戶,相關設施和單位,采用供熱服務購買方式,保障企業經濟效益。
通過“秸稈收儲運—自動上料—秸稈整捆破碎—進料燃燒—集中供熱—灰渣排出—肥料還田”整套生產工藝流程,形成了“料從大地來,再回大地去”的循環利用,實現了農民、合作社、供熱企業三方共贏的運營機制,確保了項目持續健康運營。
結語
生物質能作為唯一的零碳能源,在資源富集的地區供暖成本甚至低于燃煤,在縣域、農村地區就地取材,以產業化項目為依托,與區域環境治理、農民增收、鄉村治理“三位一體”統籌管理,能很好的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和清潔供暖難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推廣應用前景廣闊。而小規模、大群體、分散經營、圍繞資源建企業的“利民模式”,對北方農村地區生物質清潔取暖技術模式具有重要的有推廣借鑒意義。
多年來,利民公司堅持科學發展、環保發展,始終瞄準清潔爐具(鍋爐)、清潔能源一體化發展模式,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型民營企業發展成為當地規模以上的科技型企業;由一個小型常壓爐具企業發展成為能制造百噸承壓鍋爐、循環流化床鍋爐、各型號民用鍋爐、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環保設備、生物質新能源供熱企業;他們用他們的實際做法踐行著“利民”不僅是口號,更是行動!
【相關閱讀】5月10-12日,第十四屆中國農村清潔取暖博覽會(暖博會)在河北廊坊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廊坊展會將聚焦農村清潔取暖解決方案,重點展覽展示農村生物質取暖、生物質供熱、潔凈煤取暖、煤改電和煤改氣、太陽能+供暖及其它清潔取暖創新技術及應用案例。隨著線上獲客、全網營銷成為新趨勢,鍋爐展、爐具展、暖通展、暖博會順勢提檔升級“2.0時代”,重磅推出“清潔取暖直播節”活動,數據驅動、技術賦能,線下線上共襄潮流盛宴。暖通展同期舉辦2021中國農村清潔取暖高峰論壇暨縣域清潔取暖發展峰會,廊坊展會將邀請重點省份清潔取暖實施人員交流研討。鍋爐展同時還將現場觀摩暖博會的產品和技術,進行咨詢考察和產品選型。